安徽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亚博188网站

开放是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紧跟国家发展战略,积极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壮大市场主体、培育贸易新动能;提升平台能级、促进内外联动;优化开放环境、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更高水平开放,努力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

  壮大市场主体,外资外贸量稳质升

春来茶事忙。最近,在黄山一品有机茶业有限公司,采摘、制茶、包装、销售……工人们正加班加点赶交订单。公司执行总裁章荣剑说:“今年以来,公司出口订单充足,已出口创汇550余万美元,同比增长20%以上。 ”以歙县薇薇茶业、友宸茶业、一品有机茶业等龙头企业为代表,黄山茶叶畅销海外,遍及亚、非、欧、美的28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一季度黄山市出口茶叶1.3万吨,出口值为3.4亿元。

培育壮大外贸主体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不断优化跨境贸易环境,鼓励有条件的商贸、物流企业“走出去”,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2021年,全省进出口实绩企业超1万家,进出口过亿美元企业129家、净增33家。加强产贸对接,在消费类电子、平板显示、集成电路、光伏等领域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贸产业集群,培育出了联宝科技、京东方、阳光电源等一批进出口龙头企业,2021年联宝科技进出口额首次突破百亿美元。

“尽管受疫情影响,我们的跨境电商销售额仍逐年递增。”位于安徽(蜀山)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安徽上岩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叶兵说,“公司主营服装外贸,今年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加60%,每天都有货物发出。”

在合肥综合保税区懿达菜鸟中心仓,庐州海关工作人员进行现场监管查验。(资料图片)记者 徐旻昊 通讯员 杜超 摄

海外仓、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牵引下,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成为稳住外贸基本盘的重要力量。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截至目前,我省除拥有合肥、芜湖、安庆、宣城、马鞍山5个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外,还建起14家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合肥、芜湖2021年跨境电商交易额分别突破100亿元、25亿元;蚌埠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出口超11亿元;全省二手车出口居全国试点第二位。

总部在芜湖,研发基地遍布欧洲、北美、中东,奇瑞拥有10个海外工厂、1500余家经销商和服务网点。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机遇,海螺集团在印尼、老挝、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布局产能项目合作。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不断增强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2021年我省实际对外投资15.18亿美元,同比增长5.6%,高于全国2.4个百分点,居中部第2位、全国第11位。截至2021年底,全省对外投资累计91.5亿美元,覆盖全球108个国家和地区。

走出去,还要引进来。合肥不仅坐拥惠而浦、蔚来等大型企业中国总部,去年,格拉默中国总部、韦尔豪斯华东区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域总部又接连落户。近年来,得益于全省各地在落实国家和省级利用外资促进政策的基础上继续“加码”,把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放在突出位置,外资企业服务不断优化,我省外资吸引力不断增强,2021年全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475家。

  加快平台建设,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深化

4月19日9时许,一列满载“安徽制造”的中欧班列从合肥北站物流基地缓缓驶动,将经阿拉山口口岸发运至俄罗斯沃罗滕斯克,本列共发运226吨货物,总货值1486万余元。至此,合肥中欧班列累计发运突破2200列,海铁联运发送超15万个标箱,实现进出口贸易额超百亿美元。

时间回到2014年6月26日晚,一趟列车满载50只集装箱的“合肥造”家电产品,从合肥始发,经阿拉山口出境,最终到达中亚目的地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全程4954公里。这是我省历史上第一列铁路国际货运专列。

开行规模从原先三年不到200列到2021年开行达668列,开行频次从原先的每月1至2列到现在每周12至15列,服务范围从仅限于合肥到服务安徽、辐射长三角。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合肥中欧班列是我省对外开放发展的缩影。 “十三五”以来,我省加快开放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合肥、芜湖、马鞍山综合保税区、合肥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蚌埠、安庆、合肥空港等保税物流中心(b型)功能,支持拓展口岸外向功能,加快临港、临空经济区建设。今年一季度,综合保税区合计进出口总值298.5亿元,同比增长19.1%,高于全省增速3.1个百分点。

3月14日,铜陵长江外贸码头港口机械正在装卸物资。铜陵港是我国十大内河港口之一,长江第一批对外开放一类口岸。今年1月至2月,铜陵市累计完成港口吞吐量1504.50万吨,同比增长5.9%。 (资料图片)通讯员 高凌君 摄

2020年9月24日,安徽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合肥、芜湖、蚌埠三个片区同步启动运行。潮涌皖江,扬帆逐浪,安徽对外开放按下了“加速键”。

自贸区是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一年多来,我省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高标准建设安徽自贸试验区,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改革。今年一季度,安徽自贸试验区实现进出口4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3%。

推进市场化、开放型展会平台建设,让全球目光聚焦安徽。自2018年首次举办,世界制造业大会已成为安徽对外开放的一张亮丽名片、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每年9月20日被定为世界制造业大会的举办日。连续多年举办世界制造业大会、首届中国(安徽)科交会、“天下徽商”圆桌会、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等国际会议,我省以重大经贸活动为载体打造高能级开放展会,国际化展会平台和市场化展会机制加快构建。

  优化涉外服务,开放型经济发展添新动能

4月26日上午,马鞍山新锦报关服务有限公司申报进口的一批货值564.57万元的液晶面板半成品,在马鞍山综保区通过“无感验放”模式快速通关。马鞍山保税物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车辆进入综保区,司机需下车到场站询问是放行还是查验。现在,司机开车经过卡口,核放单号、企业名称、车牌、放行状态等信息会立即显示在卡口附近的显示屏上,司机根据屏上“放行”或“查验”的引导提示,就知道下一步往哪去。“无感验放”模式正式运营后,企业货物通关时间将缩短到1分钟。

持续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加大制度创新力度,一项项举措为外贸发展增添动能。合肥海关进一步压缩进出口通关时间,全面推广船边直提、抵港直装,实现“零延迟、零等待”。不断深化通关改革,2021年合肥海关关区进口“两步申报”应用率为57.43%,出口 “提前申报”应用率为90.36%。安徽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48.33小时、1.66小时,同比压缩76.99%、80.85%。支持企业用好原产地优惠政策,2021年合肥海关共签发出口原产地证书11.43万份,签证金额83.78亿美元,可为我省企业减免进口国关税3.28亿美元。

充分发挥安徽自贸试验区创新优势,一年多来,自贸试验区形成了一批具有全国或全省首创意义的制度创新举措,释放出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优化对外贸易环境。合肥片区打造跨境电商全流程数据共享模式,提升跨境电商出口中转效率,每年可节约资金成本约500万元;芜湖片区推出“洋山港—芜湖港联动接卸江海联运新模式”,每个集装箱节省运输成本约2000元;蚌埠片区开展出口货物退(免)税备案单证无纸化试点,大幅降低了办税成本。

提升水运港通江达海能力。合肥中欧班列以合肥北站物流基地为枢纽,加强铁海联运和公铁联运短驳,构建合肥与宁波、上海东西互济的开放大通道,建设 “公路 铁路 海运”多式联运综合物流运输体系。今年一季度,铁海联运共计发运6061个40英尺箱,同比增长25.18%。切实服务本土企业走出去,助推“皖货皖运”,合肥中欧班列先后开辟 “ 阜阳”“ 芜湖”“ 宣城”“ 黄山”等城际定向班列,服务范围已覆盖全省16个市,累计开行“江淮号”“奇瑞号”“美的号”“美菱号”等企业定制专列300余列。(记者 彭园园)  

网站地图